立即下载
【聚焦两会】听!这些发展茶产业的声音
2019-03-06 16:26:14 字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3月3日,2019全国两会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汇聚北京,共商新时代改革发展大计。一片小茶叶托起大民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我们也听到了不少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呼吁:将谷雨节气设为“中国茶节”

农耕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呼吁,在乡村振兴中妥善保存农耕文化这颗“明珠”。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绘就我国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其中,农耕文化保护传承被列入其中。

“每个传统村落都是正在续写的文明史‘大书’。”李云才说,保护传统自然村落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历史街区等物质载体,也要传承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传统技艺等文化生态。

他认为,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承、文化繁荣的迫切需求。“同时,要保护好古木、古树、遗迹等,为后代留存住乡村文脉,留住‘乡愁’。”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节庆可以作为载体承载乡情,发扬农耕文化的首创精神。”李云才建议,将农历谷雨节气或每年的4月20日确定为“中国茶节”,并为茶文化申报世界“非遗”。

“一种手艺就是一个故事,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宝贵财富。”李云才表示。如何记录、传承和发扬乡村非遗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农艺工匠精神?他建议,要整理出传统村落手工艺开发的着力点和方向,尝试建立起一种“艺术+乡村”的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科技相得益彰的发展模式,将传统工艺与学研“联姻”,为非遗文化提供学术和教学资源的支撑。

现代农业是农耕文化在当下的全新表达形式之一。李云才建议,保护地理标志品牌,弘扬区域特色产业文化。“地理标志产品是产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结晶,是一个地区的形象和窗口,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产地历史和乡土文化、区域文化。”

李云才认为,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以产业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域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同时,要保护涉农企业优秀文化,加大农企人才培养力度。”(来源:长沙晚报;文/唐朝昭)

“我提的建议被采纳了”,安化黑茶产业园被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我提的建议被采纳了!”3月3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湖南代表团代表肖又香,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去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的关于支持创建安化县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的回复,安化黑茶产业园被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农业农村部对肖又香代表提出的建议这样答复:经县(市、区)申请、省级推荐并按程序遴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于2018年6月,将安化黑茶产业园纳入拟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名单,7月正式发文批准创建,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批准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

肖又香代表介绍,2018年,中央财政已经对安化黑茶产业园给予了5700万元的资金支持。如果2020年该产业园通过有关部门验收,还将获得一笔奖补资金。

黑茶是安化县的优势特色产业。据介绍,该县茶园基地面积达30多万亩,拥有茶叶加工企业150多家,综合产值150亿元。县域内有种茶农户3.5万余户,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达35万人。

安化茶企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

2016年10月,安化县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安化黑茶产业园建设规划(2016—2020)》。根据规划,产业园总面积58.5平方公里,园区有黑茶加工企业数十家。2017年,园内黑茶相关产业产值达7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以上。

“黑茶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后,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有力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肖又香代表说。(来源:湖南日报)

宋宝安代表:贵州茶是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加工的生态茶干净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的每一天,都是从一杯都匀毛尖开始。

“我的习惯是清早起床先喝一杯毛尖茶,出门晨跑,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宋宝安笑着说,身在北京,他的行李箱里依旧随身携带着最爱的毛尖茶。

作为一名农药学专家,宋宝安和贵州茶的缘分不浅。

2011年,宋宝安与两名贵州茶界的官员和企业家偶然相识,一直致力于以科技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宋宝安找到了融合服务的有效途径,直接参与到贵州茶产业的建设发展中来。

带领团队检测茶叶样本、开展茶叶病虫害防治研究、建设茶叶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基地……宋宝安对贵州茶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都匀毛尖是我最喜欢喝的茶,它和所有的贵州绿茶一样,具有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特点。”宋宝安表示,更重要的是,贵州茶是按照欧盟标准生产加工的生态茶、干净茶,是农产品安全执行最为严格的茶。

“绿色,是贵州茶叶的底色,更是贵州茶园的基本色。通过‘以草养草’、‘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绿色防控等技术的不断创新,贵州茶的发展之路一定越来越好。”宋宝安说,当前,贵州茶园总面积已达752万亩,茶业总产值394亿元,茶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之一。(来源:贵州日报;文/李中迪)

孙志刚代表: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到了贵州的茶。

他说,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没有污染。“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

天眼新闻查阅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茶叶产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700万亩,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贵州茶现在主推“三绿一红”,三绿有: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一红是遵义红。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贵州日报、黔茶资讯)

来自金华武义的基层代表的俞学文表示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兴旺,建议实施乡村“产业兴旺”既要整合村集体、组集体、农户等各方资源,兴办实体企业发展产业,通过抱团整合,壮大产业实体,企业利润作为村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二三产业,将企业引进乡村,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主体力量,而不是旁观者和跟随者。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电商精准扶贫,丁磊委员建议贫困地区走特色品牌脱贫路,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书面建议提出四点举措:统一标识,贫困地区打造当地特色产品自主品牌;智力帮扶,引入专家顾问、大数据等提前介入指导;转变观念,培训更多懂互联网的“新农民”;政策倾斜,金融、电商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针对产业脱贫提出了多个建议。建议出台扶贫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健全金融扶贫机制、发展社会慈善救济事业。提出希望相关部门对现有脱贫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按市场需求规划产业。在关键环节以政府补贴的形式,打通市场、产品、品牌、科研、企业生产、市场准入的全产业链。同时,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000061)精深加工;搭建产业区域衔接、产销异地对接平台。(来源:说茶)

李刚:凉都“三好茶”一定能超过“欧标茶”

六盘水的茶叶发展有什么优势?应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在3月5日晚上举行的2019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首场集中访谈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长李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六盘水的茶不仅是“三好茶”,也有着强大的发展后劲。

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长李刚

“三好茶”是指“时间早,品质好,种子资源优”。李刚代表介绍,得益于偏暖的河谷小气候和煤资源丰富地层的较高地温,六盘水的早春茶早在腊月初八就可出锅,这一点可谓是“独步天下”,“有钱难买腊月货嘛,所以我们的早春茶价格可以高达4800元一斤。”李刚代表“得意”地询问共同出席活动的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长魏树旺,“遵义茶种植面积比我们大很多,但是也出不了这么早吧?”魏树旺代表回答说:“我们那儿现在还没出芽呢!”

在茶叶的品质方面,六盘水出产的茶早在清朝雍正时期就作为“贡茶”。据地方志记载,从清朝开始就有云南的茶商到六盘水收购茶青,带回云南加工。李刚代表说,这充分说明六盘水的茶品质优良。

六盘水早春茶获得丰收

在种子资源方面,六盘水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茶叶原产地,拥有多种起源本地的茶种子资源。李刚代表介绍说,把种子资源保存好,对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重要。对本地种子资源进行改良,也能更加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地理状况,生长得更好。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仲海曾做过研究,提出了中国茶叶发展的“三个挑战”,分别是气候变暖带来的病虫害、小农生产带来的低效率、农药残留带来的低品质。而李刚代表对于这“三个挑战”胸有成竹,“气候方面,六盘水夏季平均温度只有19度,严格说来六盘水是没有气象学上的夏天的;规模方面,现在我们通过合作社、茶叶公司整合了小农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残方面,2018年,我们六盘水的农药施用量下降了50%,未来还将持续负增长,我们的茶会越来越干净。同时,通过间种本地作物,能够更好地防范病虫害,在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的种植环境,茶叶品质也会更好,我们凉都的茶,一定能在品质上超过‘欧标茶’。”

李刚代表认为,尽管国际茶叶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但是包括六盘水茶在内的贵州茶发展空间仍然广阔,“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只有4点几美元,而日本茶的出口价格可以高达20多美元,我们要在提升茶叶的附加值上下功夫。”(来源:多彩贵州网;文/吴迪)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王乐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